血管瘤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一位肝癌晚期患者的自述没想到二十多年 [复制链接]

1#
福建白癜风QQ交流群 http://www.cgia.cn/news/chuangyi/1669895.html

说起癌症,大家都心惊胆战,好像只要得了癌症,就等于被判了死刑。

中国是患癌的重灾区,全球一半以上的新发肝癌患者都在中国,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。

62岁的丘秀丽在别人眼里是个风光的幼儿园园长,但没人知道28年前她曾被死神判了死刑,是个肝癌晚期病人。

年,丘秀丽的人生彻底毁了。

34岁的丘秀丽才刚开始自己的人生,从老家去广州打工,以为是新生活的开始,哪知道,人生的折磨和痛苦已经在等着她了。

年7月的一个晚上,丘秀丽肠胃不舒服,本以为是刚到新地方水土不服,可吃了好几天药也没好。

没过几天,我就开始吃不下饭,还腰酸背痛的。就这么过了一个月,我居然瘦了10斤。

这时候她啥也吃不下,看见啤酒就想吐,连洗头洗脸都觉得费劲。

丘秀丽自己心里也犯嘀咕,但因为害怕,医院。

丘秀丽的老公叶小萍发现她身体不舒服,赶紧从深圳跑到广州,带她去广州医院做了个全身检查。

检查的日子天天都很难熬。

医生先给丘秀丽做了个基础的B超检查,但是觉得结果有点问题,就又安排了个增强CT。

因为还没搞清楚病情,所以就没跟丘秀丽说医生的猜测。

但CT检查完,医生又接着安排了核磁共振,这时候的丘秀丽也慢慢察觉到情况不太对。

她就让老公赶紧去问问医生咋回事,老公回来说:“医生就是为了检查得更认真,才让做的核磁共振,你别担心,检查得仔细点咱也放心。”

生性乐观的丘秀丽虽然心里犯嘀咕,不明白为啥要做这么多检查,但她也没往坏处想,每天该干啥干啥,也没再追问丈夫和医生自己的病情。

所以她一直觉得自己就是“血管瘤”,在医院住几天调理一下就行。

丘秀丽住院时就像病房的开心果和心理医生,她每天都会和同房病友聊天,看到其他癌症患者痛不欲生时,她也会极力劝说他们:

“要相信医生,别老觉得得了癌症就没救了,到了这儿,咱就把自己交给医生就行。”

但丘秀丽不知道,她老公那次问她,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。她老公叶小萍看似平静,实则内心早已波涛汹涌,他的世界其实已经崩塌了。

医生做了两次检查后,百分之八十确定丘秀丽得的是肝癌,不是她以为的血管瘤,而且已经是晚期了。

老百姓可能不清楚每个病因是咋回事,但“癌症”这俩字的威力,足以让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完了。

到了“晚期”,基本上就等于宣判了一个人的死刑。

这个时候丘秀丽的病其实已经很严重了。

94年的时候,医疗技术还很落后。“身体中有巨块性的肝癌,右侧肿块的大小已经超过了10厘米”,这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“阎王殿”。

丘秀丽的老公不想让她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,就一直瞒着她,只说她是血管瘤。

她家里有老有小,最小的儿子才3岁,要是她知道了自己的真实病情,肯定就撑不住了。

于是在丘秀丽丈夫的带领下,这场隐瞒计划持续了5年。

亲戚朋友、兄弟姐妹,就连医生护士也都为了保护丘秀丽而说了“善意的谎言”,从没在她面前提过“癌症”,只告诉她是个小小的“血管瘤”罢了。

或许是因为隐瞒了病痛,丘秀丽的心情才没有那么紧张。

她肝癌晚期,一直在治疗,虽然没有到危急时刻,但也坚持了5年,这也许就是丘秀丽的幸运吧。

谁也没想到,丘秀丽还是病倒了。这一次紧急治疗后,丘秀丽才知道自己得的是“肝癌”,而不是之前以为的“血管瘤”。

治病得用钱啊,可他们家也不富裕,丘秀丽的丈夫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,还跟亲戚朋友借钱。

可毕竟“血浓于水”,丘秀丽家里还有两个孩子,她弟弟妹妹甚至放话:“卖房也要救我姐,要卖就先卖我们的房。”

丘秀丽终于被一家人齐心协力地抬上了手术台。

这时丘秀丽的肝癌已经到了晚期最严重的时候,有个肿块压迫血管,没法手术切除了。

医生也说:“就算把这个肿块勉强切除了,第二年复发的可能性也高达90%”。

但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,他们组成了专案组,为丘秀丽展开了一对一的手术研究,并设计了相应的方案来进行治疗。

本来打算很快就弄完的治疗,结果从早上7点一直搞到下午2点,家属在外面一直默默祈祷。

手术终于结束了,丘秀丽被推出来时还处于半昏迷状态,身上插着4根导管,叶小萍看着很心疼。

不过,幸运的是,手术非常成功,连医生都很惊讶,他们抱在一起欢呼,还说:“丘秀丽你命真大,阎王爷都不要你。”

说起这次介入治疗,丘秀丽好像没当回事儿,这跟她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很大关系。

医生的话让她很安心,她笑着把这份安心传递给了家人:

“别担心我,我也害怕,医院就得全听医生的。只要医生不放弃,我一定配合手术,我相信我能挺过去的。”

丘秀丽一直保持乐观,身体也慢慢恢复了。第一次介入治疗后,她的肿瘤缩小到了8厘米,大家都特别高兴。

她也咬牙坚持做完了第四次介入治疗,这时候肿瘤已经离血管越来越远了,马上就能安排切除手术了。

手术挺顺利,可就在快收刀缝合时,他摸到丘秀丽的左侧肝上有个直径约1.5厘米的转移灶凸起来了。

他经验丰富,一下子就看出这事不简单。

“转移灶”出现了,说明手术时堵住了没出血,这代表丘秀丽的肝癌已经在肝里转移了。

这意味着丘秀丽的生命已经开始“拉响警报”。

根据以前的治疗经验和丘秀丽的病情变化,崔书中觉得:“丘秀丽可能只剩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了。”

就算马上做手术,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也有一半,但是崔书中和其他医生都觉得不能放弃活着的希望,他们问丘秀丽敢不敢赌一把,活着和死去的可能性都是一半。

丘秀丽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我全听医生的,我想赌一把。”

医生研究了丘秀丽的疗程,制定了手术方案,手术定在两个月后,在此之前先进行介入治疗,以提高手术成功率。

这次上手术台可没那么简单,一只脚都踏进鬼门关了。

丘秀丽住院时,她妈其实已经是糖尿病晚期,还并发了尿毒症。但家里人怕她担心,就没告诉她她妈真正的病情。

可丘秀丽的妈妈也不清楚丘秀丽的生命只剩一年了。

丘秀丽有医院做康复,她不知道妈妈已经没救了,还说:“妈,你身体不是在慢慢变好吗?咱们一起去动动,你咋能天天躺着睡觉呢?”

一个月后,母亲去世了,丘秀丽这才知道母亲早就得了尿毒症晚期。所以每次想起这件事,她都会泪流满面,觉得自己很不孝顺。

丘秀丽没了妈,天天以泪洗面,但她老公叶小萍才是真的崩溃了。

他既要承受母亲离世的痛苦,又要照顾生病的妻子,还要抚养年幼的孩子。

大家的压力都给到了这个男人,他也会受不了,医院走廊里哭得很凶。

崔书中一问才知道,丘秀丽的儿子在家发高烧,可她又走不开,急得不知咋办,好在崔书中帮医院了,这才放心。

丘秀丽的病很严重,治疗方案也很复杂,医生们需要尝试新的手术方式,采用新的治疗方法来巩固效果,这都让丘秀丽陷入了绝境。

她把孩子叫到病床边,跟他们说:“以后要听话,听爸爸的话,就算妈妈不在了,妈妈也会永远爱你们。”

然后把自己的钱和遗产都安排好,就跟要去世了一样。

丘秀丽的家人一直没放弃希望,坏消息也瞒着她,陪伴她、爱她,给她活下去的希望。叶小萍更是一直陪着丘秀丽,直到她上了手术台。

这天,丘秀丽的命运将被宣判。

医生科室给她定了专门的治疗办法,鼓励她要积极点,就连打麻药前也抓着丘秀丽的手让她勇敢点,她的孩子还在外面等她呢。

好在手术挺成功,她的治疗方案也能帮到以后的病人。

因为之前四次介入手术都成功了,丘秀丽的血管没被压迫了,所以切除手术很顺利。

这次,她押对了宝。

两年后,丘秀丽的精神慢慢好起来了,也不再总想着癌症的事了,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。

她开了个卖窗帘的店,可店名和电话写的都是小叔的,她怕自己哪天突然没了,病又犯了。

开个店是为了谋生,也是想给家人留点家业。

在家人的陪伴下,丘秀丽的身体逐渐恢复,也越来越有精神。日子一天天过去,她的身体越来越健康,没有再出现复发的情况。

年,丘秀丽的窗帘店起死回生,她又回去幼儿园工作了。

因为她放心不下孩子们,喜欢看孩子们充满活力的样子,她会教孩子坚强勇敢,也一直教育孩子们要注意健康。

年,丘秀丽的儿子早就结婚了,小两口相处得很好。当年的她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还能看着儿子长大成人,所以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。

丘秀丽和老公吃住都在幼儿园,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命,每天忙完后,就去后花园散步、跳广场舞,就像“癌症”从没在她身上发生过一样。

二十多年过去了,现在的丘秀丽能自豪地说:“没想到二十多年了,我还活得好好的,我打败了癌症。”

年,丘秀丽当年的主治医生医院的院长。

丘秀丽和她老公也会时不时地跟他说谢谢,还会给他送节日祝福。

在夫妻俩心里,要是没有崔院长,就没有他们的现在。

不过,回顾整个治疗过程,崔书中院长表示:

肝癌很难治,病人也遭罪,不过丘秀丽能治好,不只是因为前期治疗得当,更是因为她心态好,有家人陪着,才能积极配合治疗,才有今天的顺利。

在这场和死神的赛跑中,丘秀丽获胜了,叶小萍获胜了,所有医生都获胜了。

丘秀丽有了活的希望,也有了新的梦想。

她说:“想把幼儿园办好,她喜欢孩子的笑容,想让孩子有生命力地成长。医生救了我,我要把命延续给孩子们。”

医生治病救人是客观事实,但好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医生团队,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,家属支持关爱。

只有这样,“癌症病人”才能迎来新的春天。

[2]赵平、陈万青,《中国肿瘤登记年报》,北京: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,年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