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瘤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名家龚侃VHL综合征最常见的遗传性肾 [复制链接]

1#
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zjdy/171218/5941786.html

“医生,您一定要帮帮我

帮我看看我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得了肾癌

您一定帮我看看呀

您不帮我,可怎么办呀!”

面对患者的哭诉,能否检测胎儿是否发病成为摆在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。医院泌尿外科龚侃教授及其团队开创性地开发了VHL(vonHippel-Lindaudisease)综合征基因诊断方法,并完成了中国首例VHL病产前诊断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
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,占成人新发肿瘤的2%。中国已经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(20年内累计增长.72%)。肾细胞癌分为散发性肾癌(Sporadicrenalcellcarcinoma)和遗传性肾癌(Hereditaryrenalcellcarcinoma),其中VHL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癌。那么到底什么是VHL综合征?这种疾病又该如何治疗?

龚侃教授分享了《从分子到临床——肾细胞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》这一报告,针对VHL综合征临床表现、治疗方法等内容进行阐述。

VHL综合征

VHL基因突变导致的多器官肿瘤综合征

VHL综合征是VHL基因(3p25-26)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其临床表现主要为: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、视网膜血管瘤、肾癌肾囊肿、嗜铬细胞瘤、胰腺肿瘤或囊肿、内耳淋巴囊肿、附睾/卵巢肿瘤或囊肿等疾病。然而,目前国内很多医生对VHL病的整体性认识不足,往往只针对某一系统的病灶进行治疗,继而不能给予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。

VHL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

龚侃教授指出,明确诊断是合理冶疗的关键。VHL综合征有临床诊断和基因诊断两种方法。临床诊断的标准包括:

有明显家族史者(1Nor1A):出现单发的血管母细胞瘤(视网膜血管瘤或中枢神经系统),或嗜铬细胞瘤、肾癌、胰腺等部位损害之一;

无明显家族史者(2Nor1N+1A):至少出现两个血管母细胞瘤(视网膜血管瘤或中枢神经系统)或一个血管母细胞瘤伴内脏实质肿瘤。

VHL综合征临床诊断流程

由于现有检测技术存在,例如误诊、漏诊率高,无法在症状出现前早期诊断等不足之处,龚侃教授团队开发VHL综合征基因诊断方法,并获得了国家专利。目前应用该方法已经诊断筛查数千人,使近万患者及家属获益,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VHL综合征诊疗及咨询中心之一。截止到年6月,所拥有家系个,是目前亚洲拥有家系最多的中心。

第一步:PCR扩增测序

第二步:通过引物荧光定量PCR

第三步:酶切法检测嵌合体

VHL综合征肾癌的治疗

治疗原则与散发性肾癌不同,当肿瘤直径3~4cm时,应严密观察;当肿瘤直径3~4cm时,应用射频或肿瘤剔除术;还包括药物治疗。

VHL-HIF-EPO通路

散发性透明细胞癌中存在VHL基因突变,突变率为53%。同时,经长时间随访发现,非遗传性肾透明细胞癌中VHL基因突变失活可能提示患者预后更好,尤其对于高分期和高分级肿瘤患者。

研究发现,在VHL-HIF-下游因子通路中,首次提出HIF-2α的作用比HIF-1α更重要;肾细胞可能存在Epo“自分泌、旁分泌”机制。如果阻断该自给自足通道,将有可能提供肾细胞癌治疗新靶点。

肾细胞癌治疗新靶点1——Epo/EpoR通道

siRNA阻断EpoR通道后,(体外)细胞生长变慢,侵袭能力减弱,细胞凋亡增加;(体内)肿瘤生长速度变慢。因此,阻断Epo/EpoR通路与现有靶向药物可能有联合治疗肾癌的作用,其次Epo/EpoR通路的活化程度,可能影响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。

肾细胞癌治疗新靶点2——VHL蛋白

龚侃教授团队发现,错义突变的VHL蛋白仍然保留降解HIF的能力,即VHL基因错义突变导致肾癌发生的机制是突变蛋白降解加快,而不是蛋白本身功能缺失。小分子药物celastrol可抑制突变VHL蛋白的降解,因此VHL蛋白也可能成为肾癌治疗的新靶点。

龚侃教授及其团队在VHL综合征基因相关肾癌的遗传学研究中获得新突破,不仅发现了同人VHL病遗传性肾癌患者家系的特点,还明确了国人散发性肾癌患者中VHL基因的突变特点。这些成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对VHL病有更为深入的了解,更好地开展疾病的筛查、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,同时也为患者得到及时、有效的治疗并且改善生存提供更多可能。

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兼任: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-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《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指南》编委兼秘书,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,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,北京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常委,医院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,国际遗传性肾癌VHL联盟中国唯一咨询委员。

从事泌尿系疾病诊治研究20余年,在泌尿系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,专业特长为泌尿系统肿瘤及复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。-年曾多次赴日本、新加坡、美国、欧洲等地培训学习;年作为中华医学会首批派欧洲12位代表之一参加欧洲高级泌尿外科医师培训,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北京大学联合“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”委派,赴美国Rochester大学医学中心和UCLA医学中心学习机器人及腹腔镜手术、前列腺癌诊治。

从年起率先在国内组建了肾癌基因与临床研究团队,完善了我国肾癌的基因诊断体系,率领团队建立了集诊断、治疗、筛查预防及遗传咨询为一体的肾癌的诊疗中心。

迄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(子课题负责人),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,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各一项。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,其中SCI论文30余篇,包括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杂志之一的CancerResearch及泌尿外科金牌杂志Urology等杂志上发表论著。

点击下方“阅读全文”了解更多资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