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血的标准
看孩子贫不贫血,惟一的金标准就是查血常规。WHO(世界卫生组织)的标准是6个月~6岁的孩子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克,就属于贫血,6岁~14岁孩子的血红蛋白如果低于12克就属于贫血,新生儿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4.5克就属于贫血。
需要提醒家长的是,孩子贫血时间久了,会影响生长发育,还是要重视;另外,贫血不代表就是白血病。
儿童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偏食
儿童贫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喂养不当,特别是“偏食的太多”,以致造血原料不够引发贫血。丁主任举了两个例子:
一、孩子1岁半才断奶,断奶前没有加什么辅食,结果检查血红蛋白只有7克多。
分析:通常孩子10个月就应开始断奶,一岁的时候就应该完全断掉,再喂没有什么营养。另外,宝宝4个月的时候,从母体带来的铁都快用光了,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含铁量都不够,应及时添加辅食。
对策:从4个月的时候就添加辅食,对于4~6个月的宝宝来说,蛋*是特别能增加铁质的食物,以后再逐步的增加一些植物蔬菜、水果、杂粮,和动物性食物(猪肝、鱼肉等)。
二、孩子2岁多,脸色很白,家长以为是肤色白,但孩子老是感冒,一查血红蛋白只有7克,原来孩子7个多月的时候断奶后,一直不好好吃菜,经常是喝喝牛奶、吃吃零食,即使吃饭也只吃白米饭加腌菜。
分析:现在不少家长十分溺爱孩子,老是糖、巧克力等零食不断,容易养成孩子偏食的不良习惯,含有铁的物质当然摄入不多。
对策:家长应多做一些好吃的、合口味的食品,也就是把饭菜做得和零食一样好吃,来增加孩子的食欲,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。另外,应多用铁锅烹调。
小儿常见的贫血原因
小儿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。这是因为:
(l)小儿先天储铁不足。正常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3~4个月的造血需要。但早产、双胎、胎儿失血以及母体患有缺铁性贫血等,均可使小儿储铁不足。
(2)铁摄人不足。新生儿的饮食主要为人乳或牛乳,而人乳和牛乳中含铁量均较低,单纯用乳类喂养而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,则易发生贫血。
(3)生长发育决。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。3~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,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,若是早产儿则体重增加更快。由于体重的增加血容量也迅速增加,这时容易发生缺铁,引起贫血。
(4)铁的丢失过多。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铣比成人多,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,若出现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肠出血,则失铁更多。此外,一些疾病如慢性腹泻、肠套叠、肠、息肉等都可增加铁的消耗而引起贫血。
什么是缺铁性贫血?
缺铁性贫血(IDA)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,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。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。
本病发病率甚高,几乎遍及全球,无论城市或乡村,儿童、成年或老年人均可发生。在钩虫病流行地区,发病率特别高。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,全世界约有10%~30%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。男性发病率约10%,女性大于 20%。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。
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,第三世界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,称为营养性贫血。妇女特别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性高10倍。除中国外,发展中的国家四亿六千四百万育龄妇女中(15~19岁),约有两亿三千万妇女发病,其中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贫血患者最多的国家,其中孕妇约占60%~80%。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铁,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。可见,发病地域如此之广,妇女患病数字如此之大,十分惊人,值得重视。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,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。
合理使用铁剂
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,但服用不当,就会影响疗效和延误治疗。因此使用铁剂,必须注意以下几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