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瘤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民生调查因为这群蓝精灵,患者家属说在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是哪家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bdf/

下午1时15分,距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下午“开张”还有15分钟,门口已整整齐齐排起队。轮椅先“进场”,较“年轻力壮”的排后面——大家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。护士长梁国英进进出出,与病家亲热地打招呼,看起来就像老朋友一样。

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李永生摄(下同)

不是亲人的亲人

年,医院新建的血液净化中心投入使用,成为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血液净化(透析)中心,但老病家还是习惯叫它“血透室”。有30年护龄的梁国英带领平均年龄35.3岁的护理团队,守护着透析病人的生命线。身穿淡蓝色制服的他们,被称为“蓝精灵”。

1时30分,病人陆续进入,躺上病床等待透析。“每台机器脾气略不同,每个老病人都有固定的床位和机器,可以保证他们平稳地度过透析全程,也方便护士的管理。”梁国英说。81岁的徐老先生是宁波人,每次来透析,总要带上报纸、书;他隔壁床的时老先生65岁,熟练地把手机支架装上床栏,戴上耳机看视频。时老先生,他从不把来透析当看病。“来睡一下午,足足4小时,比家里还舒服!”

60多岁的楼女士透析已多年。“第一次在手臂上造瘘后,不敢走进血透室,心里怕!”楼女士说。现在,她已“云淡风轻”,“看到护士的次数比家里亲戚还多。”家住杨浦的朱女士是陪丈夫来做血透的。“有一次我先生做血透时,突然难受要呕吐,护士立即过来查看情况;后来干脆坐在边上一直盯着,我心里踏实不少。”朱女士说,自从丈夫透析后,一回家她就精神紧张;医院,就是她最安心的时刻。

82岁的邬老伯,医院透析治疗了8年。两年前,老伴因车祸成了植物人,儿子突发脑溢血去世,邬老伯只能住进养老院。每次透析,他都由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轮流接送。护士则为他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治疗过程中也格外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